2023江蘇農商行面試模擬題:破壞生態環境“零容忍”
【熱點背景】
對破壞生態環境“零容忍”,生態文明建設,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,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。但是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。就是關于某省礦區非法開采事件。由于某省地廣人稀,經濟落后,出于短期經濟利益的考慮,對非法違法采礦監管不力,出現礦區點位上的非法開采和生態破壞修復不及時的惡劣現象,被社會廣泛關注,教訓深刻,令人痛心。
【模擬試題】
近期,某省礦區非法開采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,由于監管不到位,礦區進行了長時間的非法開采,給當地的生態環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,在環境保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,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仍然層出不窮。對此,你怎么看?
【題目解析】
生態文明建設,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。在環境保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,仍然出現了某礦區非法開采事件,令人痛心。各部門應該立即行動起來,堅決杜絕這樣的事件再次出現。
近年來,發生了多起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,各地必須保持“零容忍”態度,出現一起就查處一起。事實證明,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,只有堅持露頭就打一抓到底,不徹底解決絕不松手,才能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,確保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。
從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有的市(州)縣在短期經濟壓力面前,保護優先、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出現松懈;說明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制垂直改革需要進一步優化,層層傳導壓力的機制需要完善,及時發現并懲處基層違法現象的監管能力短板需要補足。
基于此,我認為這樣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必須引起高度關注,采取堅決的措施依法依規予以糾正。第一,對于負有直接監管責任有關監管部門全面嚴肅追責,開展警示教育。對于生態保護好的地區要予以表彰,做到獎懲分明。第二,還應嚴格實施差別化政績考核,對于政績考核成績,應該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。第三,還應該以此為契機,開展全面排查,發現并查處類似的違法行為,啟動生態環境損害終身制責任追究制度;最后,各地市還應挖掘潛力,探索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綠色工業、農業和服務業發展路子,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。只有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,才能真正讓大家體會到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含義。
|